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生死竞速,守护“心”生 ——我院成功救治一名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

发布时间:2025/10/17 点击数: 【字体:

近日,我院胸痛中心接诊了一位独自前来就诊的37岁年轻男性。患者突发剧烈胸痛,伴有大汗淋漓,自诉有濒死感。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其完成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就在医院紧急启动导管室准备实施介入治疗时,患者病情骤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重征象,死亡率极高。抢救团队争分夺秒,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

d7b29f0d7a644ca19c6acb18fccf90b9.png

一、多学科联动,开启生命通道

因暂时无法联系其家属,我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救治绿色通道:

行政总值签名:免挂号免住院押金,立即启动介入手术;

紧急气管插管:急诊科医师迅速完成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血流动力学支持:立即给予升压药物维持基本血压;

介入团队待命:介入导管室快速到位,准备就绪,随时接受手术。

二、高难度介入手术,打通生命之路

患者被迅速转运至介入导管室,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一支血管重度狭窄,一支为慢性闭塞性病变,而罪犯血管——前降支近段已完全闭塞。前降支作为心脏最重要的供血血管,常因高致死率被称为“寡妇血管”。

在李绍波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精湛操作下,闭塞血管被成功开通并植入支架,实现血运重建。术中同时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以辅助心脏泵血、增加冠脉灌注并减轻心脏负荷。  

三、重症监护,守护生命之火

术后,患者转入ICU,面临着心功能恢复、再灌注损伤及内环境稳定等多重严峻挑战。在我院ICU张兴展主任团队的精准治疗与全程管理下,患者开启了系统化的高效康复进程:

在循环支持方面,团队精细调整IABP参数与血管活性药物,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循序渐进地减轻循环支持负荷;

心脏康复上,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强度直至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并配合早期渐进式康复活动,辅以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

同时落实全面治疗保障,包括精准抗心衰抗凝治疗、持续心律失常监测与预防,以及营养支持与感染防控,为患者构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a34ac0c511114751bc87dbaa698724be.jpeg7bff2929489849f18893f921bc9c18d1.jpeg

四、重获新生,重返家庭

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顺利撤离IABP和呼吸机,从ICU转回普通病房。而在患者住院的第4天,终于联系上患者家属。家属也见证了患者一步一步恢复,从卧床到下地活动,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五、专家解读:中青年心梗不容忽视

李绍波主任总结道:“这位患者的成功抢救,是我院胸痛中心高效协同、多学科综合救治能力的生动体现,标志着我们在急危重症领域的技术实力实现了全面跃升。”他指出,近年来中青年心梗发病率显著攀升,且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的突出特点,“这与熬夜、吸烟、高压工作及不健康饮食等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六、健康提醒:识别心梗信号

e58f04322269470e91ed84ec62400416.jpeg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持续胸痛、胸闷,尤其是胸骨后压迫性疼痛

——疼痛向左肩、后背、颈部放射

——伴有大汗、恶心、呼吸困难

——甚至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越早开通血管,存活率越高,心功能恢复越好!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我院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这一危重病症的综合救治能力,展现了多学科协作的显著优势与雄厚实力。我院将继续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为更多危重症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

 

专家推荐

663a962f41794d9d877d4d0643affc7c.png

 

终审:党政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视频号
×

用户登录